当前位置:首页  惠院人物

【先进典型】敏锐捕捉学科前沿 专心致力数学教学

2016年09月10日浏览次数:2025设置

编者按:今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与深化发展的战略关键期,我们喜迎第32个教师节。在我校发展与建设中,广大教师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德树人,以无数个日夜星辰使学校办学、学生求学的时光沉淀丰厚。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新闻中心的记者们与部分优秀教师代表近距离交流,探寻他们从教的闪光足迹……

  

教师节专题报道之一

 

敏锐捕捉学科前沿  专心致力数学教学

——访“第七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潘庆年教授

【人物脸谱】  潘庆年,1982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数学系。1997年到惠州学院数学系任教至今,任数学系主任、二级教授。在教学上,他曾连续两届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科研上,他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惠州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参与了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省级教研、科研项目10余个。2015年,他荣获第七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潘庆年教授指导学生申报大创项目

 

走进数学系,初见潘庆年教授,身材颀长,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慈爱的目光,从容淡定又不失幽默,干事创业雷厉风行、富有激情,我们深受他满满正能量的感染……

 创新教学方法  传递数学魅力

在潘教授的办公室里,他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他从教34年的心得体会。作为数学系主任,他尽管公务缠身,他仍不放弃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至今每周仍保持着48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且担任数学系三大核心课程之一《高等代数》和重要专业课《近世代数》的教学工作。

他说:“无论你的职称是什么,在学校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上课要上到让学生满意。作为数学老师,我注重因材施教,采用“本原教学法”,启发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帮助学生去理解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潘教授上课从来不坐,总是带着一股激情,他能借助PPT来辅助教学,但更愿意通过生动的板书,把数学的推理、证明过程一步步演绎出来。曾是潘庆年的学生陈益智说:“完全脱稿,深入浅出,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还把前沿的知识贯穿在课堂上,让我们感受到外面不一样的世界。”

采访中,潘教授还告诉我们,在传授给学生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他还注重将数学的科学精神、哲学思想、文化韵味与艺术气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领略数学之美。他强调,数学不仅仅具有实用性,它还与史诗、音乐、造型(绘画、建筑等)构成审美的四大构件,“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潘教授的学生、大三的李同学还向我们讲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在讲述法国数学家伽罗瓦在创建“群论”这一抽象概念所经历的曲折历程时,潘老师用具体的例子举证法,由具体的事实引申推导出课本的概念。我们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又深入了解数学的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互相转换的关联性。我们都感觉数学好美,好有魅力。我们喜欢上他的课。”

大四学生尹同学与我们分享他的感受与心得:“潘教授的课面面俱到,详略得当。在自己对论文迷茫时,教授他亲自指导,让我们先从检索网站中标题筛选出100篇相关论文后,再从摘要、内容等方面慢慢细化、补充自己的见解的方法使我更加开阔视野,想问题更加全面。”

从教多年的潘教授,至今不敢懈怠每一次的教学工作,坚信“让学生都是天使,课堂就要成为天堂”的教学信念,坚持“三省吾课”,做到课前自检是否备好课,课中检测课堂的效果,课后反省改进教学细节之处。

 关爱团队教师,强化团队教研梯队建设

在潘庆年教授引领带动下,数学系探索出一种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综合改革、全面提升的发展模式,即“双轮驱动、三位一体”模式。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该系基础数学2013年晋升为学院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验点,2014年获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2015年获广东省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及广东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进而带来团队连续两届获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教学质量工程14项;获得国家基金项目12项、中央财政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市厅级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同时,以中央财政的项目“数学与交叉学科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与广东汇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双平台项目“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呈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呈现学科竞赛获奖的级别和数量高、考研的录取率高、论文发表的数量与质量高、创新的热情与能力高、专业素质高、就业率高、社会声誉高等“7高”现象。

潘教授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也与数学系重视培养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做法有密切关系。他将数学系的教师培养和团队建设总结为8个字——“双能提升、两队合一。“双能提升、两队合一”,即为培养青年博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协同发展。在科研上,入梯队、遴选导师、凝练方向、申报课题;在教学上,入教学团队、安排导师、集体备课、站稳讲台,统筹建设教学团队、科研梯队,最终促教学团队与科研梯队合二为一。作为一名长者、学者,潘教授动情地说:“我们要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站稳了讲台,在科研上找到了方向,并且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指导考研、指导数学建模竞赛等方面发挥生力军作用。”

潘教授的这些主张,在多位数学系老师的言谈中得到应证。刘中柱、李羽老师谈到:“潘教授看重对我们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注意教育理念的传承。他坚持每学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对教师的一些不足加以指导,注重对老师和学生大方向的整体引导后再严谨细化,力求将数学思维的缜密性与统筹性传递给青年老师和学生。”

莫秋慧老师则说,潘教授鼓励学术带头人和老教师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进行项目选题和申报,这对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确立研究方向和提高创新科研能力很有帮助。

 组织创建多个平台,竭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在潘教授及系党政班子的积极倡导下,数学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该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多方向”的“2H+2X”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群”的结构形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潘教授与他的团队在数学系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组织:数学建模俱乐部、考研俱乐部、数学教育俱乐部,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多种成长需求。

多年从教经历、爱生如子的他,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去年5月,他联合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电子系等各单位,积极筹建惠州学院“互联网+创业孵化中心”。今年3月,该创业孵化中心获批为广东省“众创空间”平台项目。据悉,今年广东省只有两所高校获得“众创空间”项目,而惠州学院就是其中一所。

谈到众创空间平台项目,潘教授开心地说:“该项目是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孵化中心建设成集‘双创’人才培养、‘双创’项目孵化、‘双创’赛事实训”以及服务社会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我们力争将这个平台打造成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四化创新平台’。”目前,该理念已付诸实现中,他正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为创业孵化中心寻找合作单位。在他的奔走与努力下,我校已经和惠南科技园和广东汇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实训基地”,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尽心尽力。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衷心祝愿潘庆年老师始终保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教学、科研与育人的道路上创造更多的辉煌!

 

撰稿:陈敏华、江蓓芬/  数学系/

审核:金伟    签发:赵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