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老栏目

【2018年惠州科普大讲堂暨惠州学院科普系列讲座(三)】中国科学院潘习哲研究员主讲“航天遥感与智慧城市”

2018年03月28日浏览次数:1009设置

本网讯 3月22日下午,由惠州市科协和惠州市教育局主办,惠州学院科协、科研处、团委协办的2018年惠州科普大讲堂暨惠州学院科普系列讲座之“航空遥感与智慧城市”主题讲座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潘习哲研究员应邀担任主讲。讲座由我校科研处负责人主持,来自我校多个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了讲座。

潘习哲研究员激情演讲

潘习哲研究员从卫星的种类、卫星的遥感技术应用、专业卫星图像、国内外卫星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等方面对航天卫星遥感知识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他利用一线工作获得的丰富知识、图片和资料,从无锡的蓝藻事件到黄河环境的恶化,从天安门广场到火焰山……潘习哲研究员通过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揭开了卫星遥感的神秘面纱。他以通俗幽默的语言解析深奥的航天遥感科学和相关技术知识,介绍了航天遥感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实例展示了卫星遥感已经进入并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改变了现代与未来战争的形态。

学生踊跃提问

潘习哲研究员指出,智慧城市即我们说的“大数据城市”,它以计算机技术、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3S技术(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球或局部做多分辨率、多时空、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展现其过去、现状和未来。潘研究员还在现场向师生们提问:我们中国遥感总部可以建在北京市内的,为什么我们的卫星遥感接收站却要建在离市区70多公里的远郊区呢? 这个提问让同学们脑洞大开,积极踊跃地回答,其中最后一位男同学的答案“市区的无线电波和多种多样的电磁场会干扰接收站的接收”赢得了潘研究员的鼓掌与表扬,潘研究员还送给这名同学一枚中国科学院的院徽作为纪念!

讲座现场

讲座最后,潘研究员动情地表示,“在我国的上空,有很多双眼睛每天都在窥视着我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盯着我国新型核潜艇、坦克、飞机、造船厂……侦察卫星就是那一只只偷窥的眼睛。现在的卫星侦察可以识别迷彩伪装,可以透过黑夜看见军队部署,可以监视导弹基地和核设施……在现代社会,谁掌握了太空获取情报和战术情报的能力,谁就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希望同学们能多去了解卫星遥感,热爱卫星遥感,在未来能为中国的航天遥感技术事业做出贡献。

  

文:陈惠格   图:麦文超

审稿:周红炜 陈雄辉   审核:金伟   签发:赵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