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蝉鸣的时候,行李都打点好了,毕业生们告别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而有这么一群毕业生,这对他们来说只是暂时的休息,因为他们将会在更高的平台迎接自己的新起点。他们是学校里的考研大军,他们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在考研路上坚持不懈努力耕耘,终于迎来了自己梦想之花的绽放。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校参考、上线、录取等多项指标均实现新增长,考研“成绩单”捷报喜人。在毕业钟声敲响之际,我们跟随着考研学子的脚步,一起走进他们曾经的考研生活。
外国语学院:上线33人 英师2、3班占半壁江山
教师风采:
梁爱林老师——用心对待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2017年,外国语学院考研录取情况堪称惊喜不断。学院38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上线33人,录取25人。其中,由梁爱林老师担任班主任的13英师3班录取9人,13英师2班录取7人,创造了我校考研奇迹。
采访中,每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向梁爱林老师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其中,管伟中同学用了8个“最”字感谢梁老师对他的鼓励与支持;张宇萌同学则庄重地说,若以后成为一名教师,必以梁老师为榜样!因为他让他的学生感到未来是有希望的,是美好的;一直有那么一个人,他很在乎我们,给我们许多帮助。
前期严抓,后期鼓励。记者与梁老师漫步蓬瀛湖畔,他逐渐打开了内心的话匣子。梁老师认为,当今社会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压力都很大,考研能让学生更有竞争优势,就业几率更大,上升平台空间也更多。他一直鼓励学生考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希望学生能通过考研获得更广阔的平台,专业知识能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考研前期,他主要为学生做了考研动员工作,并在动员过程中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根据家庭经济情况与现实自身能力选择推荐合适的考研院校和考研学科。梁老师还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回答同学们的专业问题,与他们密切沟通交流,甚至连寒暑假都给考研学生布置作业,其细致和专注让很多学生感动。考研后期,梁老师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慢慢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工作需用心对待。梁老师对学生总是宽严相济,他说:“学生工作是以心交心的工作。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一直伴随着学生”。他认为,老师花的功夫多,与学生互动就会更多,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每当梁老师在校园里漫步时,他的学生总会专程来找他聊天,或探讨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或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学习,用自己负责的态度与奉献的心,鼓舞学生考研的勇气与信心。
事实上,梁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创造教学奇迹了。2011年,他担任英4班的班主任,当时该班共32人中28人过了专业八级考试。当记者问及为何梁老师为何能够屡屡创造这些奇迹时,梁老师自豪而坚定地说,他的教学理念与立足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排除一切教学干扰,执着地围绕一个目标前进,让学生学得更多、做得更好、往更高的方向走,从而使学生发生质的转变。
学子风采:
刘思瑶——计划与毅力
作为采访对象中唯一一个从大四才开始准备考研的成功者,刘思瑶大四的时光可以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每天学习11个小时以上是她考研的标配。她强调,计划至关重要。计划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好高骛远一切终将成空,脚踏实地才是考研成功之源。但是计划是虚空的,只有加上“矢志不渝”的毅力,才能让自己的计划成为现实。在考研过程中,你会有疑虑,会有迷茫,也可能会想放弃,甚至会感到寂寞。这时候要主动寻求班主任、朋友等人的帮助,他们会使你心境更加澄明,心志更加坚定。
张宇萌——效率与执行力
张宇萌表示,在考研的备考阶段,一定要规律地作息、弹性地学习,休息好了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活动,精神面貌好了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舒缓考研的压力,也能让工作了一个下午的头脑摆脱混沌状态,所以每天下午六点半自己都会在操场上跑步,这也是考研路上的另一种坚持。此外,即便道理都懂、计划都好,最后还是要付诸实践。只有执行力强的人,才能积累知识,考研成功。
陈瑾——报考境外院校要善用互联网
作为从大一就矢志不渝准备考研的陈瑾来说,大学四年的生活被安排得秩序井然。大三考雅思、实习;大四冲刺,开始准备报考资料。由于报考的是境外院校,手续更为繁复。在决定报考香港城市大学的过程中,她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资源的重要性,想申请专业的具体信息、申请时限或者地域限制、院校对申请学生的证书要求、与院校的交流等等都依靠于互联网。陈瑾建议师弟师妹们要重视互联网资源的利用。
管伟中——兴趣给予无限动力
6-9月打好基础,10月归纳整理,11月后模拟考试,是管伟中对总结备考生活的大致总结。除了作息规律、节制社团活动、注意饮食等,他尤其强调了自信的重要。“要坚信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就业形势千变万化,只有兴趣才能给予你无穷无尽的动力,选择自己想冲刺、能够冲刺、并有希望冲刺成功的院校,在兴趣的驱使下拥抱自信满满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学习,成功几率会放到最大。”
陈惠珊——不急不躁 坚持到底
陈惠珊认为,考研院校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考虑,要综合全方面的因素深思熟虑才能最终做决定,朝秦暮楚只会对考研的道路造成巨大的影响。当你决定了适合并想要的那所学校后,就始终坚持下去!作为一名大一大二因部门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学习而半路考研的考生,陈惠珊表示,考研没有也不应该有心理压力,把自己逼得太紧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习,在大脑跟不上时就要休息一下。学习不要急躁,精神不能怯步。也许这就是自己考研成功的秘诀!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发扬传统 多年保持考研佳绩
教师风采:
陈益智老师:团队鼎力合作引领学生发展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考研成绩多年来都名列全校前茅。2012-2014年连续三年全校第一,2009年更是创了36人成功录取的新高。今年,学院共有28人上线,20人录取,继续保持良好成绩。自2002年以来,学院已有一百八十多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有20多名学生选择继续读博,6名学生在读博后回到母校任教,其中也包括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陈益智老师。
陈益智现任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副院长,由他带领的学院考研团队,一直给予考研学子辅导、关心和鼓励。在十几年的考研指导工作当中,慢慢摸索出一套全程化、立体化的辅导体系,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到考研复试,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交流辅导,让学生对考研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团队合作,薪火相传。陈益智老师认为,历年来学院考研取得的佳绩应归功于每个认真做考研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不仅历届党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齐抓共管,而且还有一批优秀的班主任、科任老师、辅导员等在学生工作方面也做得很出色,例如陈海容老师所带的09级应数6班,40个学生中就有14名同学考上研究生,且其中还有3名学生继续读博。
他指出,团队的敬业精神不容忽视。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考研团队在备考初试阶段细分为了高等代数团队、数学教育团队、数学分析团队三个教师团队,分方向专门开设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当前,教师团队正走向年轻化、博士化,学院每一位教师都秉承着甘于奉献、立德树人的宗旨,勤勤恳恳地上好每一节有针对性的考研指导课程。到了复试阶段,学院则会主动联系考研的学生,了解考研情况,做好信息记录。对于考研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老师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大学调剂信息,并为他们争取调剂的最佳机会。
陈益智老师表示,除了党政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重视与团队的齐心协作外,学院多年来形成的鼓励、支持、推动学生考研的传统非常关键。学院会邀请考研成功的学子或者曾经考研成功现在有一定成就的校友与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交流,介绍考研完整的流程,帮助学生尽早了解何为考研,以多元化角度思考未来,帮助学生确立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考研毕业生把对母校的感恩化成对师弟师妹考研事业的关怀与指导,也能源源不断地带动下一届学生,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形成良好的风气。
教书育人,耐心导航。作为一名大一高等代数的任课老师,陈益智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讲授课本知识,还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一直对学生强调,对数学史与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有所涉猎是数学老师的基本要求。他还经常通过讲述师兄师姐的学习事迹,鼓励学生有机会要多开阔自己的眼界,多出去外面看看。他有时候在课堂上还特别留下10几分钟,专门与大一新生进行关于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13级的肖志龙同学说:“陈老师不仅在考研工作上尽心尽力,帮助需要调剂的学生咨询相关信息,帮他们争取机会,而且在平时教学上也非常严瑾,科研能力强大,一直是我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对考研成功的信心与坚持。”陈益智老师说到。在多年的考研辅导工作中,他发现时常有一些考生因为意志不坚定,后期无法继续坚持,导致离录取分数线只差了几分而失败,这让他感到非常可惜。他分享了这样一件事:今年考上研究生的颜同学和谢同学,一开始也是因为目标不明确而摇摆不定,但好在她们在参加完教师技能大赛与对手有了对比之后,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下定决心,一起努力考研,最后也成功了。“所以说,不要把考研想得太艰难,要对自己有信心,并有持之以恒的决心。”陈老师说。考研是一条继续深造的路,学生们能到更高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价值,是陈老师最大的欣慰。
学子风采:
颜碧梅——考研与考教双轨并行
大四10月份从部门第一负责人退任才开始着手系统复习的颜碧梅,最后成功考取研究生和公办教师岗位。回想起考研生活,颜碧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有意向的师弟师妹一点建议:因为自己考的是学科数学方向,其中教育综合这一科目也是公办教师岗位必考的,因此在考完研之后,颜碧梅当即去考公办教师。正是因为有了考研复习时的基础,自然也就顺利通过了。颜碧梅打趣地说:“这是给自己留后路”。他建议对自己没信心、担心考不上研究生的师弟师妹们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方法,多重准备,放宽心态,休息好学习效率自然高。
邹锦彬——张弛有度 寻找经验
学生会主席、大二大四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大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这些都是邹锦彬的光荣标签。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光环圈住,在大三第二学期毅然决定考取深圳大学研究生。他谈到,在备考开始后,自己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相关的知识不论课内课外都会去了解。考研不只是应试,其中带给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他建议有志考研的学子不宜在前期用力过猛,这样容易因为感到疲惫而坚持不下去;张弛有度才能从始至终、善始善终地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而且因为“有度”,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太多的担忧。备考过程中如有疑虑,要学会与他人特别是已成功考研的师兄师姐聊天,以此寻找考研经验,解答有关考研的困惑。
肖志龙——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大一就已经有考研的想法了,2016年3月1日即大三一开学就开始备考研究生。”肖志龙如是说。据了解,肖志龙大一起就参加了不少比赛,而在大二、大三期间参加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际大赛上更是荣获一等奖。每次比赛开始前、结束后他都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挖掘不足,以此来完善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这些丰富的比赛经历使他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直接得到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的肯定,被顺利录取为研究生。肖志龙表示,当你决定了考研的目标大学时,就不要忘记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拒绝社团活动、严格作息规律、不再参加比赛、关闭微信朋友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厚积薄发 考研成绩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考研人数及上线人数逐年增加,从2011年考上5人到2015年考上17人,充分体现出学院在考研工作方面的努力与成果。2017年,该院考研成绩再创新高,共有28名学生上线,其中有24名应届生被录取,更有部分学生考上了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985、211院校,取得了重大突破。
教师风采:
魏晓慧:学风建设、考研动员两手抓
电子学院魏晓慧院长向学生记者介绍道,电子学院历来重视学风建设,特别是“书记项目”、“两学一做”的稳步实施对学风建设起到了良好有效的督促作用。学院非常重视学习风气的营造,基本上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会要求班级内成立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多个小团体牵头带动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魏院长看来,学生正当青春年华,难免有时因为个人自律性不强,无法长期坚持学习,而良好的团体学习氛围能引导学生将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学院每年也组织年轻博士教师和考研成功的学生组成辅导团队,开展了针对性强的考研动员大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复试面试指导会、调剂建议会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辅导和面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考研录取的成功率。
全面发展,更助一臂之力。魏老师认为,考研不是埋头苦读,而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对于有些学生担心因为部门工作或参赛等事情干扰自己而不能全心复习,魏老师表示:“学生干部其实还是很有优势的。学生干部虽然说可能会没有把那么多时间放在学习上,但是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得到有效的锻炼了,所以一旦他们把这个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应该是提升得很快。”魏院长对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表示由衷的赞扬。她认为,担任学生干部能够使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考研复试的过程中会有较大优势。
在今年考研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令魏院长印象深刻。他就是在大二时参与 “飞思卡尔智能小车”大赛并获得国赛一等奖,最终成功考取深圳大学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陈宝昌。魏院长谈到,陈宝昌同学不仅在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还带动了他们宿舍的考研氛围。“比赛和考研对他来说没有冲突,而且他还带动他们宿舍的人都一起考,他们宿舍也考上了好几个”。另外,前几年一个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也给魏院长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我就觉得理工科的学生真的是非常聪明,他跨专业考金融方向,跨度这么大也能够考上。他第一年考研没能考上,第二年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潜心学习,终于如愿考到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所以说只要坚持和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
汪茂稳老师:学会理性分析考研
汪茂稳老师是一名博士研究生,也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一名老师。汪老师在学院的考研工作上做了许多贡献,不但利用自己的考研经验,与学院其他老师一起办过多场考研交流会,也帮助学生弄清楚考研事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坚持到底。
“每当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考研成功,就尤为开心”。一谈到学生考研成功,汪老师就感觉成就感满满。记者了解到,还在深圳大学学习期间,汪老师就曾主动找校学生会联合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向准备考研的师弟师妹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和心得,凭借着一腔热情为他们解疑答惑,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我校任教三年来,汪老师在考研交流会上最常给学生提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弄清楚什么是研究生,并能够正确分析考研与否的区别;二是规划做好考研的复习准备;三是充分了解意愿报考的院校与专业。“考研不是目的,自我的良好发展与提升才是读研的真谛”。汪老师建议,当决定考研后,要懂得如何分析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考研难度,结合自己的兴趣方向和未来发展规划,在报考时先考虑城市,再考虑专业,最后才是考虑学校,让自己得到最大的价值,成为更出色的自己。“心态放平,方法选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过就不用后悔”,汪老师如是说道。“学习方法千千万,最适合自己的才最有效。在迷茫期更要坚定考研的信念,奋力拼搏,尽十分努力。”
学子风采:
罗皓——让自己的付出值得
作为一直有考研意向的他,却在大三正式从部门退任后才开始着手备考。时间紧,任务重,罗皓表示自己的备考阶段一直都在赶进度,尤其是数学一科,考试最后结果离目标还差一些,略有遗憾。虽然备考很辛苦,但罗皓却乐在其中。他说,考研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收获其实是主动学习的那份心,这段历练的经历可以给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有了好友的支持,加上自己坚定的信心,罗皓始终相信,自己的任何付出都值得。
张煜昭——得与舍
“不问前路凶吉,但求落幕无悔”,这是张煜昭在考研期间对自己鼓励加油常用的话语。自打高考后就决定考研的他,深知英语水平的提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为了学好考研英语,他从大一开始就报名辅修英语。为了备考研究生,他不得不在大三后放下了自己深爱的街舞。每日规律的作息,严格执行制定的学习计划,今日事,今日毕。当状态不好时,他也会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动漫,跑跑步放松、调节自己,给自己放上半天假。“因为考研,与外界的联系也变少了许多,所幸自己比较乐观吧!也还有家人,老师以及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这让张煜昭考研的路程不觉得孤单。他表示,娱乐时间和与外界联系的减少难免会让自己不习惯,所以更应注重心态的调节,例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总之,坚持自己的目标,为之努力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陈宝昌——用心与坚持
“在去厦门大学参赛时,因为出了一点意外,只能和同伴冒着大雨把参赛作品送到现场......”陈宝昌所说的,是他在大二时参加“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比赛的经历,也正因为这场准备了10个月的比赛,让陈宝昌清楚地知道这就是他的兴趣所在。作为电气专业的他,希望能继续在这个专业领域深入学习,于是萌发了考研的想法。陈宝昌所在的班级里10个学生参加考研,有8个被顺利录取。对于这个成绩,陈宝昌说班内良好的学习氛围起到了很大作用。每到期末,班上成绩好的同学会主动帮助落后的同学解答问题,甚至有时大家都挤在一个宿舍里,听学霸讲题。他也经常鼓励同学们有机会能通过读研,学得更深入一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大家互帮互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陈宝昌说,对待考研,要用心,还要坚持。用心是指既然决定考研,就要心无旁骛地学习,让自己的付出值得。至于坚持,他则建议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这样到了后期,很容易因为太累坚持不下而放弃,这很可惜。虽然考研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学习,但因为有了研友的陪伴和老师的鼓励,在枯燥中也能寻得一点乐趣。“每次去辅导员办公室,老师都会问我,复习得怎么样了,你成绩这么好一定可以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关心和鼓励,才让自己更有动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校的考研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每一位考研学子、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最真切的体会都是——在最好的学习时光里学习,随心出发;在执着追梦的路上勤学苦练,终有所成。
文:侯洁文 丁斌斌 江蓓芬 图:蔡泽涛
审稿:林少章 审核:金伟 签发:赵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