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我校开展2017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

2017年10月28日浏览次数:1343设置

本网讯 10月25日下午,我校2017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在行政楼的视频会议厅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教授应邀主讲。校学生处相关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兼职教师及班主任代表参加了培训。

培训伊始,邱鸿钟教授首先根据呈间隔性高峰期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与表现症状,指出近五年广东省大学生自杀现象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心理危机是高校学生周期性自杀的主要因素。他以人的感冒具有周期性是因为太阳黑子的周期性爆发为例,形象地说明大学生自杀现象不是单纯的社会、生物学现象,而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环境变化反应的结果。自杀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正应如此,社会不能将责任过度地推给管理者和学校。

接着,邱教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他强调,每年的3月和10月正值各高校开学初段,大学生的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在这两个小高峰期要加强校园心理危机的预警预防。而据调查统计显示,高校男性自杀的比例要高于女性,男性自杀原因也比较广泛,而女性则主要集中于情感问题。其次,自杀现象的发生比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未来环境适应产生了焦虑。特别是如今的大学生就业辅导普遍比较被动,而这让大学生对就业存在极度的不适应感。他认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可通过性别特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辅导;明确就业辅导的核心就是心理辅导的观念,教育的理念是要让学生适应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面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生命观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科学性性。

邱教授还就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干预方法进行了讲解。一、学好用好《精神卫生法》。各级领导、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相关管理者要学好用好《精神卫生法》,及时转介危机案例,检查有无违反条例的管理行为;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机构与高校的联系机制。二、建立健全危机预警工作机制。比如校医——心理辅导中心——辅导员信息互通机制、各专业教师参与思想与心理健康监护的机制等等。三、充分发挥心理测评的作用。将学生心理测评分层分段化,提高工具选用的针对性,提高行为观察与测评的综合评估作用,及时分析与妥善处理测评结果。四、普及心理危机识别知识。学校要组织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等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全员接受《精神卫生法》和基本精神疾病识别知识的专题培训,并通过心理教育课堂向全体学生普及精神状况与异常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在互动环节,邱教授还用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案例与现场老师进行了热烈的答疑和讨论。讲座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为我校更好地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和借鉴。


文:邹文敏 沈思(实习) 黄海燕(实习)      图:张灿杰(实习) 黄珊(实习)

审稿:陈雄辉      审核:金伟      签发:赵日兴


文:  审稿:  审核:  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