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适应市场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月25日下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三号楼会议室召开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修订论证会。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本龙、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化学科骨干教师刘志华、澳宝化妆品(惠州)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陶叶强、惠州市惠阳区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卢旭晓、中国海关惠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吕飞、惠州市嘉淇涂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胡德平、惠州永卓科技研发部部长方高、广东睿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周熠等校外专家,学院副院长李浩、封科军及各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化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会上,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负责人简要介绍了各个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立背景与工作职能,宣读了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并为校内外专家颁发了聘书。
化学与材料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论证会上,该院朱庆英博士、刘必富博士、刁贵强博士分别就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作了总体汇报,介绍了专业发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等情况,讲解了学院对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希望通过此次修订论证会,达到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与专业特色等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针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本龙从化学专业的综合实验开设、选修课程凝练、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指出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惠州市一中骨干教师刘志华老师认为,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校外专家陶叶强提出了在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下增设化妆品学课程的建议,并就如何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吕飞高级工程师指出了应用化学分析检测方向中部分课程内容设置重叠的问题,建议在食品分析课程中设立添加剂分析等模块。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人专业才培养方案(2018版),胡德平高级工程师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周熠工程师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化工专业下的环境工程方向课程设置应高度重视河道治理的建议。与会专家还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学时学分设定等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该院副院长李浩对作了小结。他表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借助“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必须有助于完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最大程度的接轨。
文: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图:黄泽楷 蔡景晖
审稿:李浩 陈雄辉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
本网讯 为适应市场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月25日下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三号楼会议室召开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修订论证会。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本龙、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化学科骨干教师刘志华、澳宝化妆品(惠州)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陶叶强、惠州市惠阳区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卢旭晓、中国海关惠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吕飞、惠州市嘉淇涂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胡德平、惠州永卓科技研发部部长方高、广东睿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周熠等校外专家,学院副院长李浩、封科军及各专业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化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会上,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负责人简要介绍了各个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立背景与工作职能,宣读了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并为校内外专家颁发了聘书。
化学与材料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论证会上,该院朱庆英博士、刘必富博士、刁贵强博士分别就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作了总体汇报,介绍了专业发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等情况,讲解了学院对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希望通过此次修订论证会,达到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与专业特色等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针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本龙从化学专业的综合实验开设、选修课程凝练、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指出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惠州市一中骨干教师刘志华老师认为,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校外专家陶叶强提出了在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下增设化妆品学课程的建议,并就如何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吕飞高级工程师指出了应用化学分析检测方向中部分课程内容设置重叠的问题,建议在食品分析课程中设立添加剂分析等模块。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人专业才培养方案(2018版),胡德平高级工程师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周熠工程师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化工专业下的环境工程方向课程设置应高度重视河道治理的建议。与会专家还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学时学分设定等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该院副院长李浩对作了小结。他表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借助“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必须有助于完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最大程度的接轨。
文: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图:黄泽楷 蔡景晖
审稿:李浩 陈雄辉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