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利用钉钉APP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课程思政交流研讨。活动邀请了获2020年度惠州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部分负责人分享和交流经验。学院党总支书记邓育明、副书记邹国绍以及全体教工党支部党员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教工党支部副书记钟秀妍主持。
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邓育明领学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必须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为抓总工程,发挥其贯通和牵引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他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每一门课都要求真、触情、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他们“精神成人”,从而真正构建起“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交流活动中,汤霞老师介绍了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经验。她指出,作为学校公共课程,大学英语受众面广、内容丰富,可以从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文化自信以及家国情怀等视角挖掘思政素材。她强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不是教材内容和素材思想的简单照搬,而需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显化。汤霞老师分别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蒋新桃老师谈到,日语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立德树人是教师教学的立身之本,充分挖掘外语课程的思政资源,实现教材内容、理想教育与技能培养三者的统一,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同向同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蒲云玲老师则从英语阅读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的角度指出了专业成长、精神成长、创新意识三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她提出通过英语阅读课程思辨能力的培养,达到以读促学,以读养性,以读养德的思政效果。
三位老师的分享带动了全体党员就课程思政建设的讨论。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将按照要求,在思想引领上,在工作中配合和推进。
文:钟秀妍 图:唐波
审稿:邓育明 杨智圆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
本网讯 5月2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利用钉钉APP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课程思政交流研讨。活动邀请了获2020年度惠州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部分负责人分享和交流经验。学院党总支书记邓育明、副书记邹国绍以及全体教工党支部党员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教工党支部副书记钟秀妍主持。
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邓育明领学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必须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为抓总工程,发挥其贯通和牵引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他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每一门课都要求真、触情、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他们“精神成人”,从而真正构建起“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交流活动中,汤霞老师介绍了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经验。她指出,作为学校公共课程,大学英语受众面广、内容丰富,可以从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文化自信以及家国情怀等视角挖掘思政素材。她强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不是教材内容和素材思想的简单照搬,而需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显化。汤霞老师分别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蒋新桃老师谈到,日语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立德树人是教师教学的立身之本,充分挖掘外语课程的思政资源,实现教材内容、理想教育与技能培养三者的统一,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同向同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蒲云玲老师则从英语阅读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的角度指出了专业成长、精神成长、创新意识三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她提出通过英语阅读课程思辨能力的培养,达到以读促学,以读养性,以读养德的思政效果。
三位老师的分享带动了全体党员就课程思政建设的讨论。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将按照要求,在思想引领上,在工作中配合和推进。
文:钟秀妍 图:唐波
审稿:邓育明 杨智圆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