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双百行动”进行时111】我校科技特派员团队破局“芒果季”,反季节栽培技术助农年收双季

2025年04月24日浏览次数:18设置

本网讯 阳春四月,惠东县大岭街道的大洲香芒种植基地内,拳头大小的芒果压弯枝头,再过十余天,这批反季节大洲芒将抢“鲜”上市。这标志着我校科技特派员曾令达副教授团队与当地农户历时三年的技术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曾因气候制约“一季难保本”的大洲芒,首次实现反季节规模化量产,迈入“双季稳增收”新阶段,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气候“卡脖”变技术破局 芒果产业逆境突围

大洲芒作为惠东特色农产品,过去长期受制于自然气候:正季开花期频遭低温阴雨,导致授粉率低下;幼果发育期又遇高温多雨,病虫害高发,管护成本激增。“以前一棵树结几百个果,一场雨就落光,忙活一年勉强保本。”大洲香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坦言。

曾令达为学生讲授产期调节技术

转机始于我校与惠东县共同推动开展的“双百行动”校地共建。曾令达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扎根田间一线,针对大洲芒产业痛点展开技术攻关。通过精准控根、抑制夏秋梢、科学催花及严密防治病害等产期调节技术,团队重构芒果生长周期:在春季保产基础上,诱导果树秋季二次开花,使果实发育期避开高温雨季,大幅降低病虫害风险。“反季果不仅个头与正季相当,果形更匀称,果实的病害发生率低于10%。”曾令达介绍。

“科技+产业”双轮驱动 农户收益翻番

在基地内,科技特派员将实验室搬进果园,大岭街道农业农村办陈广森表示,“政府部门和惠州学院携手攻克反季节芒果种植技术难关,实现规模化量产,填补了本地果蔬市场季节性空白。这一模式以‘科技+产业’双轮驱动,催生了特色农业品牌,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也为农户打造了稳定增收的致富渠道。政学联动的创新实践,正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书写着生态富民与智慧农业交融的新篇章。”目前,首批约10亩试验田已辐射带动周边30余农户参与,街道计划三年内将反季种植规模扩至千亩,打造“四季有芒”特色品牌。

   曾令达指导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

    曾令达团队的“驻点研发+全程指导”模式,目前已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支点。团队不仅提供技术方案,更培养出10余名技术员,确保技术落地不走样。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花期调控,探索冬季上市新茬口,并向荔枝、龙眼等作物推广产期调节技术。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成果留在农户家!”曾令达道出科技助农初心。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一场以科技赋能农业的变革,正让惠东的芒果香飘出共富新故事。

文:“双百行动”驻惠东县服务队  审稿:陈秋锋 叶新豪  审核:刘曼曼  签发:游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