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涵养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升铸魂育人成效,我校近期组织开展了读书月系列主题活动。4月26日,我校在惠州市东坡祠组织开展了“东坡文学作品共读营”阅读推广活动,近50名师生共同参与。
师生一行首先瞻仰广场上巍然伫立的东坡铜像,紧接着跟随讲解员缓步踏入东坡祠,经过东坡的邻居林行婆酒肆、翟夫子故居,一路拾阶而上进入东坡在惠州的白鹤峰故居旧址,从“东坡井”遗址到“德有邻堂”(大厅)、东坡书院以及“思无邪斋”(书房),最后到苏东坡生平事迹陈列馆,一步一景皆成课堂,大家仿佛穿越回980多年前,见证这位大文豪在惠州的贬谪岁月中为民造福的豁达人生。
在读书分享环节,惠州市博物馆讲解部负责人周欣副主任在欢迎致辞中表示:东坡词东坡文化是惠州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符号,选择在读书日三十周年之际举办东坡主题共读活动,既是赓续传统,亦是创新表达。
图书馆宣传推广与特藏部主任李宗菊博士以《苏轼惠州贬谪文学特色探赜》为题,从“苏轼一生概述”“岭南瘴乡的精神突围”“寓惠贬谪文学的艺术嬗变”三个维度,剖析了《惠州一绝》《荔支叹》《蝶恋花·春景》等诗词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价值与精神品格。李宗菊认为,“东坡在惠州积极融入岭南生活,推广中原农技、筹建桥梁,展现儒家济世情怀与民本思想;通过和陶诗、岭南山水诗、岭南风物书写,令“清雄澹泊”文学风格在惠州时期进一步成熟,以日常生活审美化、地方事务参与化、精神境界超越化的三重实践,完成了从‘士大夫’到‘文化宗师’的转型,构建起中国贬谪文化的经典范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余进江博士则以《苏东坡的人性论》为题,从东坡至惠州和韩愈至潮州的话题说起,从“才、性之别”“如何向善”“人性与天道之辩”“与思孟朱陆之差别”四个方面对东坡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进行了解读,认为东坡人性论可以概括为一种具有性善倾向的情性论。既坚持人性的善的根本倾向,又特别注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情、性合一。余进江博士认为,“东坡的人性论是他在整个人生尤其是他的贬谪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赤诚与豁达的思想基础。他的这些思想资源,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健康的人生观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东坡在惠州作品的经典解读、东坡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异同、以及东坡精神如何融入青年价值观塑造等问题踊跃提问,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据悉,自1995年起,我校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为宗旨,每年举办读书月系列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名家讲座、文化展览等形式,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今年读书月以“书香三十载,开卷阅山河”为主题,既是对过往文化积淀的致敬,亦是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期许。本次读书分享活动是我校2025年读书月主题活动之一,由学校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与惠州市博物馆(惠州东坡祠)联合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承办,旨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学术研讨,引领师生感悟东坡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通过现场书香与文韵交织,学术与情怀共振,为春日校园增添了一抹诗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