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应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的邀请,4月29日,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承接并协助该校700余名高二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大学参访+红色教育+自然探索”为主线,依托学院专业师资力量与地方文化资源,为中学生量身打造沉浸式研学课程,助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
研学现场
作为活动首站,地理与旅游学院精心策划校园参访环节。36名大学生研学导师全程引导中学生参观蓬瀛湖、校训石、山晖园等文化地标,并结合专业背景进行生动讲解,展现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与人文底蕴。学院教师王丰年在鹅城会议厅开展专题讲座,系统介绍学院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帮助中学生直观了解高等教育内涵。午餐期间,大学生导师与中学生共聚中苑食堂,通过面对面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激发中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
研学现场
针对增城一中研学需求,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协调罗浮山景区及东江纵队纪念馆资源,设计红色教育与自然探索融合的实践课程。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学院特邀讲解员通过历史文物与影像资料,为中学生还原华南抗日劲旅的峥嵘岁月;在罗浮山景区,研学导师结合地质学、中医药学专业知识,现场讲解“飞来石”球状风化地貌及百草油非遗技艺,推动课本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
研学现场
活动特别设置葛洪博物馆参访环节,学院导师通过多媒体展陈与互动讲解,向中学生阐释葛洪在中医药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并联系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启发发现青蒿素的科学案例,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传承脉络,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与科学精神。
研学现场
本次研学活动既是中学生开拓视野的成长课堂,也是地理与旅游学院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通过活动,学院专业教师与大学生导师团队在课程设计、现场教学、跨群体沟通等环节得到充分锻炼,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累宝贵经验。后续,学院将持续探索校地合作新路径,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