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阆苑评论

【评论】父母过份关爱孩子也许是伤害

2016年03月14日浏览次数:1836设置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无疑投入了很多感情,十分关注孩子的成长。然而近年来,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而引发的亲子矛盾也颇多:一个15岁的男生因父亲偷看其短信把父亲告上法庭,声称爸爸的行为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妈妈辞职陪考惹怒高三女儿,女儿威胁要罢考出家……父母与子女间产生的种种矛盾,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当代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关注到底有没有必要?是否利大于弊?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着实是人之常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智各方面远不如父母成熟,阅历也不如父母丰富。父母对孩子们的关注能够及时掌握他们的状态,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同时,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养成独立精神的过程,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反之则会过犹不及。

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是伴随着其自身生长而成长的。若父母过度关注孩子们,时刻给予孩子帮助,则导致孩子产生对父母过度依赖的心理,使孩子失去自主锻炼的机会,自身的思想变化也会因此而受到限制,很难得到提高。有时,父母可以选择做一个静默的旁观者,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独立解决事情,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时间去思考,这对于孩子也许也是一种更有利的帮助。

过度的关注会使孩子失去成长的独立空间(不仅是思想方面),也会限制孩子情感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家长过度的情感关注对孩子其实是一种伤害,过度、过早、过多的干预只能让孩子自然成长系统被破坏。高三女孩小娜的妈妈王女士为了“助攻“孩子高考,为孩子制定了陪吃、陪睡、陪读详细的“三陪”计划,甚至不惜辞职陪考。这种所谓的“三陪做法”实为极端,伤害了孩子的身心与发展能力。孩子们都会向往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我掌控感,而当父母关注过度时,孩子自我掌控等各方面能力的发挥就会因此受到影响。

对于父母过度关注子女的问题,也许我们都早有意识到,而且也感觉难以摆脱。甚至,有些父母仍然存在一些老观念,认为只有时时刻刻关注关心子女工作、情感,让子女在自己面前“透明”才是好事。其实,有时为孩子留一些个人空间,让他们保有隐私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独立的空间里自由思考、锻炼自身,也无常不是一件好事。

(经管系  许林媛/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仅代表评论员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