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阆苑评论

【2016全国两会回放】大学生看今年全国两会提案

2016年04月01日浏览次数:2215设置

今年全国两会已闭幕,大学生对今年的两会提案有什么看法?且看……

 

全国政协委员莫言:将中小学学制从十二年改成十年,取消小升初和中考,大学录取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分流,让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院校

评论员何雯雯:我国教育制度一直在改革,然而,改来改去,新问题还是不断。有人吹捧素质教育,有人吐槽应试教育。如今,莫言又提出中小学的学制改革。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社会上,取消一些考试,而“根据平时成绩”进行分流,这个规则会在金钱的诱惑下变味。有钱、权的人可以利用各种关系获取优质教育,而穷人在这个规则下没有话语权。针对我国的教育改革,笔者认为,如何确保多数人公平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是改革的根源。在当下,公平的考试是有效地保证多数人公平地获取优质教育的方式。而取消考试,以一些模糊的规则来录取学生,那谁来保证无钱更无权的普通民众能够获取优质的教育?

 

评论员黄宇娜:这简直诉说出了我们学子的心声。回顾我们逝去的中小学时光,45岁就开启了我们十几、二十年的求学之路。笨重的书包压在我们纤细的肩膀上,心灵的窗户前架着厚实的镜片,多少个日夜与题海、考试交战,各式各样的补习计划爬满周末时间表。那些年我们错过了懵懂青春的心动,放走了多少次与伙伴放风筝、郊游的欢乐。十二年的打磨,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然而青春走了,脸上的痘痘还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让曲艺真正进入高等教育

评论员郭媛媛: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传承,外国人为之惊叹的艺术却逐渐被国人抛之脑后。若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天它真的会被埋没,被新一代遗忘。如今高等教育条件已经具备,还有什么理由再让曲艺拒之门外?有条件就得培养,有培养才能传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制定反校园暴力法,禁止传播校园暴力视频

评论员  黄可敏:对于“中国留学生在美施暴”事件,笔者至今仍记忆犹新。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案件让我们深思。溺爱孩子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让“礼仪”教育边缘化,从而滋生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然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书育人应从父母本身做起,通过潜移默化的规范行为和“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观培养,辅以学校加强“老师如何处置欺凌事件”的培训、老师采取有趣的、针对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预防性教育,才能缓和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情况。

评论员何雯雯:校园暴力欺凌者因其自私、冷酷、极端的个人思想,制造这些所谓的“快意恩仇”,给受欺凌的学生施以身心上的双重创伤。谁来为受辱学生买单?事实上,法律从根本上无法解决校园暴力事件。而法律却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法律来威慑校园暴力,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施暴者,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评论员曾丽纯:校园暴力镜头肆虐,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暴力事件本身。看官们对视频的消费,既满足了施虐者变态的炫耀心理,又在无意中加深受虐方精神上的伤害。龙应台说过,“对于网上疯传的暴虐镜头,围观的路人和网民享受着道德的裁判优越感和没脸说出来的心底的各种变态意淫”。暴力视频,既然被认为是变态恶心的东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忍不住观看传播?因此,对校园暴力视频传播提出限制,是在人性的阴暗面前设置一道屏障,让黑暗不那么容易决堤涌现。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将防性侵教育列入小学必修课

评论员  黄可敏:性教育早已成为一个公开的话题。性侵犯事件的发生往往令我们扼腕叹息,将防性侵教育列入小学必修课程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想法。因为现今存在着学生被性侵犯,学生家长却羞于启齿,选择隐忍、息事宁人的现象。这说明我们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加强对性教育的管理,秉承着性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信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防性侵的意识和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轮值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中国“质”造要传递“工匠精神”

评论员  黄可敏:去年,“国民赴日购买马桶盖、电饭煲”事件引发国人热议,中国“质”造再次升到舆论热点。继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之后,国人似乎对中国“质”信心不足。虽然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壮大,中国“质”造有了进一步提升,但仍存在不足。究其原因:我们缺乏了一种叫做“工匠精神”的品质,而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会更深入人心。我们需要的是勤奋勤勉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工匠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对企业的专利保护是倡导创新研发的重要保障

评论员许林媛:正如两会提出的热点词语“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示,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非创新莫属。创新是推动经济前进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发挥其微观作用,推动宏观经济发展。因此,董明珠提出的“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必须有好的氛围去保护专利”的建议,即是基于市场经济下企业和创新的作用提出的。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体现。而董明珠这一提案,是能较好维护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总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也符合我国接下来经济发展新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设七夕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宣传夫妻和睦。

评论员黄宇娜:每到214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被玫瑰花、巧克力等浪漫元素“刷屏”。这个从西方“拿来”的节日,我们中国人也过得不亦乐乎。那要置我们的传统情人节——七夕,于何地?七夕,有着美丽的爱情传说,有着中国文化的根基,还有着祖先对后世美好的爱情祝愿。现今时代,离婚如家常便饭,离婚率蹭蹭地往上跑,似乎想赶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如果国家设七夕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制造夫妻俩和美相处的机会,不仅对夫妻俩,对社会和谐也是一项有利的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高考全国“一张卷”、“一条线”

评论员  黄可敏:在这个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时代,公平成了我们极力追求的目标。高考“一张卷”、“一条线”看似很公平,公民同分同权,受教育的权利一样。可实际上,“公平”的背后会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如各地教育水平的高低、地方经费的支撑、地方政府的政策、各地资源的状况等等。不同省份的教育水平不一,岂是“一张卷”“一条线”可以解决的?对高考公平问题一刀切,反而只会使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的学生更难上大学。通过人力资源的转移、政府政策的支持、增大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进行多种方式扩招、鼓励社会积极办学等措施,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姚明:体育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跨出去,管办分离。

评论员郭媛媛:都说现在是体育改革的最好时机,有关部门确实应当果断抓紧机遇,将教育与体育结合起来,用长远的目光为中国的未来谋发展。体育部光有建议还不行,仍需一点一点地实践,一点一点地改善,千万不要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推行体育,让全民运动,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真正爱上体育。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金宏:建议国家在夏日芒种或者其他时间设立“返乡日”,倡导农民工回老家看望农村留守老人。

评论员林纯娜: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以牺牲城镇和农村为代价的“先富带动后富”模式,拉大了城乡差距,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内地边远农村可谓是贫富的“两极”。“返乡日”,在关注农民工的队伍中,无疑是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首先,“返乡日”的设立,正如“教师节”、“护士节”一样,作为农民工的专属节假日,表明了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上升到了更加具体的层面,不再单纯是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促进城乡融合,而是对农民工人身自由权的一种保护,这是人权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一种见证。其次,“返乡日”的设立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但今日的经济形势,迫使年轻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忍受着孝道和生存两者不可兼得的辛酸和无奈。“返乡日”的设立,让年轻一辈的农民工更有机会回家看看,不再只是奢望春节的一年一次的团聚,这对于弘扬和践行传统孝道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 黄佳璇

——以上观点仅代表评论员个人,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