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聚焦新师范,以实践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地方社会需要的卓越教师,3月23日上午,政法学院组织历史系、思政系师生前往惠台学校,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体会名师风采,共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师范专业建设途径。
我校师生进行课堂观摩
政法学院师生一行首先对惠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观摩,该校黄莲清老师在历史课堂中运用自编的历史教学歌曲、微课视频进行教学,黄剑锋老师在政治课堂中风趣幽默的教学言语以及开展小组讨论等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让政法学院师生深受启发。
座谈交流会现场
在随后与惠台学校领导、一线教师举行的座谈会上,政法学院副院长张小平简要介绍了该院两个师范专业的建设情况,并就卓越师范生培养项目“丰湖班”的推进情况做了详细汇报。惠台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政法学院培养卓越师范生的理念、建设方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表示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以实践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起点、注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等给予高度评价。
在认真研读我院卓越师范生培养方案基础上,惠台学校校长刘裕平、工会主席潘春燕老师、教研主任黄莲清老师、团委书记黄剑锋老师、优秀青年历史教师邓文明、黄莲清和黄剑锋分别围绕“卓越师范生培养”做了主题发言。刘校长认为,师范生的培养要注重实践,着眼未来,注重核心素养的注入,贯彻“全人发展理念”;建议师范生实习实践要深入课堂,了解学情,打造高效课堂。潘春燕老师指出,卓越师范生的培养需要一专多能,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多方面的能力素养;黄莲清主任强调,学生要学会整合教材内容,以充分贴近学情和学习的需要。邓文明老师、黄剑锋主任则认为,卓越师范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应加强沟通能力、职业规划的锻炼。双方还就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中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双方一致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以人才终端需要为起点,到一线学校观察、交流和提炼,有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推进新师范的建设。
双方合影
刘裕平校长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表示,全力支持政法学院的师范生培养,希望双方能多开展常态化的合作与互动,共同培养出符合现实需要的优秀师范生。张小平副院长表示,一定精心提炼、认真总结惠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建议,并落实到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之中,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师范生。
撰稿:政法学院
审稿:胡萍 陈雄辉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