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部动态

文学与传媒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来院讲学

2019年07月01日浏览次数:443设置

本网讯 6月20日下午,由科研处和文学与传媒学院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讲座在旭日大楼505教室举行。讲座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主讲,主要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

讲座上,邵宜教授走到同学们中间,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专业学习的一些现状。接着,邵宜教授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及暨南大学在探索该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该专业最初叫对外汉语,改革开放时期的人们对“对外”事物尤其上心,因而该专业十分热门。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专业逐渐进入了瓶颈期。最直接的一个现象就是,只有极少数学生将该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正因如此,他们下定决心建设好该专业。他们从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入手,实行了“2+X”的模式(注:“2”指中文和英文,“X”指小语种即西班牙语)。此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邵宜教授总结说:“有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到哪里都不怵”。邵宜教授从“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差异等方面介绍了沿线国家发展概况,指出“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更进一步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概况,指出现阶段我国还面临外语资源储备少、语言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皆是机遇与挑战并行,这也是在坐的同学们今后可以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汉语教学的切实情况,邵宜教授还介绍了国外汉语教学体系的组成及其特点,尤其是在东南亚,承担汉语教学的主体是华文学校,是由华人创办的中文学习机构,初衷是让华裔弟子学习华语华文,这类学校以全日制学习为主。而目前,海内外汉语教学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国内汉语教学新动向是学历化和职业化;海外机构增多,竞争激烈面临转型;中文学习新趋势是“职业+汉语”。对此,我们要把握新趋势,寻求新发展。

讲座现场

最后,邵宜教授总结了“一带一路”给汉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美好的:“汉语增值了,汉语涨价了”,迎来了职业培训大发展时期;挑战是现实的:语言人才匮乏,精通汉语的工程技术人才不足。


文:黄楚怀 纪琳桐   图:冯旺廷

审稿:王立祥 杨智圆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

文:  审稿:  审核:  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