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如何解决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学入园后顾之忧,如何更好地满足师生住宿环境需求,如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设置整改整治组专责督导,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推进整治整改,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努力将“问题清单”变为“行动清单”,让整改整治工作形成闭环。
聚焦问题、敢于碰硬 推动整改整治往“深”里走
学校党委制定整治整改工作方案,直奔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巡视巡察及“回头看”,信访反映,审计监督,人大、政协提案等反映或留存的需要长期坚持完善的问题,并与学校班子成员领题调研发现问题相结合,紧盯推动发展中矛盾突出的问题和群众意见集中的问题,列出学校在理论学习、正风肃纪、干部人事工作、师生急难愁盼、校园基本建设、办学经费、学科建设、产业学院等方面的问题清单18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2个。
精准施策、抓紧抓实 推动整改整治往“实”里走
学校党委精准施策,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63条,着力破解难题。例如,围绕教师子女入学难、教师村人才周转房短缺、学业成长支持有待提升等师生关切问题,专门制定解决措施。又如,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问题,抓好“申硕”学位点对应学科建设,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突出与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深化科研平台产学研融合,组织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参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开办专业特色班、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加强与中科院近物所等机构的高水平合作;学校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县区行”调研活动,深化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的合作,着力解决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学校党委通过实地检查、推进会、周报告等形式督促整改落实。6月15日,彭永宏书记、校长召开整改整治专题会议。7月4日,刘国栋副校长主持召开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工作推进会。7月25日,许玩宏副校长带队检查在建工程项目。8月19日,车小真副书记带队检查暑期学生宿舍区改造项目。
回应期盼、服务师生 推动整改整治往“心”里走
学校党委班子成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次深入各二级学院、学生社区、校园食堂等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师生所需所盼,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出台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和专项整治方案,不断满足师生的新需求、新期待。随着十大民生实事的逐步落实,惠州学院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在今年9月顺利开学,解决了学校112位教职工子女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师生运动康复治疗室、自动体外除颤仪已投入使用,满足师生保健需求;新增标准化考场30个、考位900个,新增自习专用课室20间,加大了学业支持力度;完成“一网通办”平台升级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便捷、更广泛、更高效、更贴心”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学生宿舍环境改造”专项整治在满足学生住宿、生活方面新需求方面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中苑2、4、9栋共104个宿舍改造为独立的4人间;重新粉刷南苑1、2栋墙面及北苑1栋外墙;增加南苑生活区供水主管;南苑9栋学生宿舍自习空间首期建设完成;增设羽毛球场;设置食堂临时售卖点。
立足长远、标本兼治 推动整改整治往“根”里走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与标本兼治相结合,全面梳理政策制度,从制度找原因、靠制度补短板,查漏补缺,建章立制,确保整改整治中形成的长效机制立得住、落得实、行得远。制定修订《惠州学院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办法》《中共惠州学院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细则》《惠州学院职称评审办法》《中共惠州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惠州学院校院两级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等制度27项,依法治校贯穿融入学校工作各领域、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不断深化,以制度形式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更加深化,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中苑2、4、9栋学生宿舍改造前后图
宿舍外墙美化前后图
学生宿舍区自习空间首期建设
食堂临时售卖点
惠州学院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