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3年10月23日,美术与设计学院邀请了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副校长廖嘉琦做了主题为“师德建设与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专题讲座。
讲座按照围绕三个核心问题次第展开:1、怎样理解师德建设? 2、怎样理解专业道德发展?3、如何看待教师岗位发生的真实案例?
廖老师先是为同学们解读了近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如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上提出的一名好老师应具备的4点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6年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所强调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20年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时所指出的:教师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23年教师节时所强调的:教师要有“教育家精神”。不得不说,师德师风建设关乎着下一代精神理想建设,关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关乎着国家命运,是国家层面的大格局建设,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廖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伦理需要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她以近期教育领域真实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从多角度去理解事件或现象。有些师德师风问题所反映的事实上是错误的教育观念。师德的背后除了爱和责任,还包含很多需要自己去悟的体验,伦理准则和实践专业品质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育至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真正开展。
整个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廖老师以亲切的感染力、鲜活生动的讲解赢得学生的喜爱,在抢答环节中廖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笔记本等小礼物,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将师德师风建设的理念润物无声、自然而然地传输给学生。
此次讲座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魂,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导师范生理解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助于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理想信念的培养,使师范生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光荣性,从而能够坚定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廖老师是惠城区优秀教师,惠城区师德先进个人,广东省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副校长。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2020被评为惠城区优秀教师,2020年论文获惠州市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惠城区师德先进个人,2022年获广东省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展示省二等奖,2023年获惠州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展示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