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百行动

【“双百行动”进行时24】最美科技志愿者王国莉:用科技志愿服务助推“双百行动”

2024年01月20日浏览次数:374设置

本网讯 近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我校农村科技特派员王国莉教授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名代表,入选中国科协2023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科技志愿者”。

以王国莉为代表的惠州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践行“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精神,深入一线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赋能县域发展,成为我校落实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下称“双百行动”)一支重要力量。

王国莉带队参加惠城区“群众满意志愿服务项目”擂台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王国莉一直把“三农情怀”揣在心坎上。2012年,她被遴选为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从此,活跃田间地头服务“三农”,成为她的工作常态。这些年来,她和团队秉承“科教融合、产学一体、精益服务、振兴乡村”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实践、完善服务机制,在产业诊断、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再到品牌建设、人才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思路新、服务好、讲效益、兴产业”的乡村振兴服务新路子。

精准科技帮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从2019年开始,王国莉带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科教兴农”团队开展精准科技帮扶活动,先后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和汝湖镇承担了脱贫攻坚和驻镇帮扶任务。

为助力白盆珠镇布心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王国莉2019年开始就带领3位博士党员到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针对布心村渔业养殖管理松散、养殖时间长、“靠天吃饭”等问题,团队为村民提供最新养殖技术,以提高鱼类品质,缩短养殖周期。2020年受疫情影响,村里上百万斤的罗非鱼出现滞销。王国莉带领团队迅速出击,以“党建+融媒体+科技特派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和销售渠道,拍摄宣传视频、开展直播带货和电商现场认购,既搭建和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又提升了“布心鱼”的知名度,实现第二年价格翻番,养殖户们纷纷对科技特派员说,“有你们真好!”

王国莉团队直播

类似发挥科技优势助农增收的案例还有许多。2021年底,作为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王国莉和团队被选派汝湖镇,团队经过广泛调研,决定开发功能性农产品,推广种植效益更高的富硒水稻。2022年下半年,王国莉带领团队以围仔村为中心,联动周边古仙村、埔头村的种植户,打造千亩富硒水稻种植基地。村民杨益富在王国莉团队指导下,顺利收获了品质优良的富硒大米。“原来同样的品种,每斤大米卖三四元,现在可以卖到8元以上,收入翻了一倍多。”杨益富感叹,“想要增加收入,还是得科学种田,王教授是我们增收的科技‘财神爷’。”目前,在汝湖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汝湖镇已经成功探索富硒大米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建立“镇属国资公司+农村经济联社+普通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统种统收统销,增加集体收入,并为500多位农户增加了约150万元收入。

成为农村科技特派员11年来,王国莉及其团队扎根农村,在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升级方面,服务过柏塘山茶、惠东岩茶、汝湖甜玉米、龙门丝苗米、惠东罗非鱼等众多农产品升级增效项目,为功能农业、精准种植、农业标准制订、“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品牌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提供了智力支持,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博士驿站,解决乡村发展难题

推广农业科技助力村民增收,只是王国莉及其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其中一项帮扶工作。如何整合资源,将人才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才是他们重点推进的课题。

2022年4月,在广泛调研和协商基础上,王国莉和团队创新提出“大学—政府—乡村—联盟(UGCA)”校地深度合作新模式,推动惠州学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汝湖镇党委、政府高度融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乡村振兴博士驿站——惠州学院-汝湖镇乡村振兴博士驿站(以下简称博士驿站),驿站吸引各类博士高层次人才500多人,实现了与当地“田秀才”“土专家”为代表的优秀乡土人才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并创新探索“乡村出题,博士答题”工作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博士驿站揭牌仪式现场

汝湖是惠州市“甜玉米之乡”,是“广东省一镇一业甜玉米专业镇”和惠州市首批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如何进一步推动甜玉米绿色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汝湖甜玉米产业,助力汝湖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面对汝湖镇抛出的问题,博士驿站组织博士团队深入调研,主导完成了驻镇帮扶五年规划、汝湖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新时代生产大队式”撂荒地复耕复种机制探索、汝湖镇甜玉米特色产业调研报告等多项调研规划,先后带领学生两次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用脚步丈量汝湖全域村庄开展实践调研,摸清了一二三产融合资源并提出发展建议。其中甜玉米产业调研报告和一二三融合发展规划分别获得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专项评比三等奖和优秀奖,联合工作队“党建聚力四促四融,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做法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典型案例。

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团队以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为抓手,推动甜玉米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甜玉米农业公园规划、千亩生态锌硒大米、千人萝卜宴等产业落地,推动汝湖生猪养殖“一村一品”专业村申报和品牌建设,不断探索汝湖镇一二三产融合的模式和实现路径,夯实“驿站+产业”的功能建设。2023年,王国莉和团队典型案例《惠州市惠城区强化“百千万工程”科技人才支撑打造全省首个镇级乡村振兴博士驿站》被省“百千万工程”工作信息第43期采用。

“农村科技特派员以及进驻博士驿站的专家团队,将技术、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农村一线,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更好地解决了乡村发展难题。”惠城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组副书记王少良说。

夯实人才基础,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在王国莉看来,作为农村科技特派员,不仅要用送“技”下乡,还要为农村注入人才“活水”,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各类人才,创新探索“科普教育+精准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2017年开始王国莉还带头组建了惠州学院“义之教”科普教育服务团队,并于2019年成立“义之教”科普教育特色班,2022年获得广东省教育厅专项人才项目立项,2023年成功申报并获批科学教育专业。团队师生采用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乡村等服务形式,发挥惠州学院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助力乡村教育帮扶,多年来为全市60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了免费科普课程,并开发了线上科普课程。

王国莉带团队赴乡村小学开展科普义教

同时,团队师生深入乡镇一线,开展暑期调研、政策宣讲、美丽乡村直播、专项教育帮扶、参与村庄建设等工作,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社会”(UGSS)的协同育人新模式。2022年团队获广东省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2023年获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优秀品牌项目和2个重点团队,以及2023年惠州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王国莉个人也先后2次获得广东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个人、广东省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惠州市乡村振兴排头兵、惠州市学雷锋标兵、惠州学院服务地方突出贡献奖和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指导教师等30多项荣誉。

义之教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乡土人才精准培训方面,2022年9月起,王国莉就带领团队依托博士驿站组织开展了惠城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干部培训、惠城区“乡村工匠”创新创业培训以及村“两委”干部培训等活动,受训人次1000多人,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团队还组织了惠城区“乡创杯”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竞赛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新途径、新方法,培育乡村运营官、乡村头雁、乡村工匠等乡土人才,进一步激发乡村民营经济活力,为高质量推进“双百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还充分发挥博士驿站“集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务发展”作用,打造资源整合、互联互通、精准对接、运转高效的柔性引才育才平台,通过DID(Design,Innovation,Development)论坛开展进一步丰富了人才交流和培训活动,更好地服务联系各领域的专家和乡土人才,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全年组织了有影响力的“DID乡土人才高质量发展论坛”“DID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和“DID甜玉米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惠州新青年思辨论坛”等,为全面推进“双百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国莉教授主持DID论坛

在博士驿站高效赋能基础上,2023年汝湖镇委党校荣获全市十佳镇街党校和全省100家镇街示范党校,承接了全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挂牌、2023年惠州青年党员培训示范班和惠州市乡村绿化现场会等多项大型活动,为全市和各类人员“党员进党校”提供了优质的培训和师资服务,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中国文明网、广东卫视、南方日报和惠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50多次。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乡村“共富驿站”

2023年5月19日,通过博士驿站主导孵化的第一个“广东惠州甜玉米科技小院”和“共富驿站”在广东源茵生态园(位于汝湖黄埔村)落地,结合属地产业已经建成3家共富驿站。“共富驿站”作为全新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品牌,将壮大村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整合,以联合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形式,发挥支部党员技术核心攻坚作用,结合“一村一品”项目培育和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博士驿站孵化的科技服务平台

2023年共富驿站围绕甜玉米、丝苗米和生猪养殖等核心产业,申报省级粤字号农产品品牌,水果玉米产业孵化落地3个,开展锌硒大米产业融合和产品推介会,充分整合科技小院的技术力量,推动产业智慧化、高质量发展。其中,指导学生组建的“‘玉’才振乡村团队”,聚焦甜玉米产业开展“玉米创富——数字技术集成农业科技助推甜玉米生产增效富农”项目入选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示范项目,以“数字技术+良种良技+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核心技术集成,助力探索甜玉米全产业链发展的“汝湖模式”。王国莉表示,团队接下来将以科技和产业平台为依托,跟各方一起努力推动千亩超甜水果玉米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联农带农和效益增收。

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

 王国莉在围仔村指导锌硒大米生产

常年行走在乡间,王国莉习惯穿一身休闲装和运动鞋,觉得这样“更自在”。“说实话,在田里风吹日晒的,还是挺辛苦的。”王国莉说,但她还是非常珍惜农村科技特派员这个身份,也期望在推进“双百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因为“能够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用科技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感觉很踏实,人生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