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和乡村全面振兴,切实提升铁涌镇水产养殖业科技水平与从业者专业素养,4月17日,生命科学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铁涌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平海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邀请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杨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肖述副研究员两位业界权威专家,于铁涌镇人民政府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产养殖技术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会吸引了铁涌镇、平海镇及其周边地区众多水产养殖户、养殖企业技术骨干合计60余人参与。
铁涌镇作为惠东县水产养殖核心区域,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已形成以南美白对虾、生蚝养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升级、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发展面临传统养殖模式亟待革新、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等瓶颈问题。为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惠州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经深入调研,精准对接产业技术需求,精心筹备本次培训活动,以“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赋能水产养殖产业升级”为主题,聚焦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创新与生蚝高效育肥技术优化两大核心方向,旨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专题培训
培训活动首先由杨铿围绕南美白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模式展开系统授课。他结合多年科研成果与丰富实践经验,从水产养殖生态学原理出发,详细阐述南美白对虾高位池水温智能调控技术要点、水质生物净化处理方案、常见病害的绿色防控策略、精细化日常管理规范及精准化科学投喂技术。课程内容涵盖南美白对虾全养殖周期,从虾苗标粗培育到商品虾养成上市的关键环节,均以详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讲解,为养殖户构建起科学化、标准化的高位池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为提升对虾养殖产量与品质提供专业指导。
随后,肖述针对铁涌镇特色赤岸蚝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题技术报告。报告中,肖副研究员深入剖析蚝苗良种选育技术前沿动态,分享生蚝高效育肥技术创新成果,系统讲解白蚝常见病害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识别、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并全面分析环境因子对生蚝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在互动答疑环节,针对养殖户提出的“生蚝壳面黑斑成因及处理”“生蚝摄食障碍解决方案”等实际生产问题,肖述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逐一给予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专业、细致的解答获得参训人员一致好评。
现场调研指导
本次培训突破传统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采用“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现场实训+互动答疑”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现场实训环节,专家团队深入养殖户塘头,实地查看养殖设施设备运行、养殖水体环境及水产品生长状况,现场示范操作关键技术,针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短板进行“一对一”指导,切实将先进养殖技术转化为可落地、可操作的实践经验,有效提升培训实效性与针对性。
此次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活动,是生命科学学院深入践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命,落实“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成果,通过“校-研-地”协同创新机制,成功搭建起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专家技术服务与基层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平台,不仅有效解决养殖户生产技术难题,更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铁涌镇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