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部动态

【纵向帮扶系列报道】生命科学学院:赴龙门县开展“三所学校”国家课程落地实施调研交流活动

2025年11月17日浏览次数:11设置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广东省师范(教师教育)院校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7年)》,11月7日至8日,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传宝、王国莉教授、驻龙江镇科技特派员郑萍博士带队,组织50余名师范生赴龙门县开展“三所学校”国家课程落地实施调研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也体现了惠州学院在科技服务与教育帮扶领域的深度融合与立体支持。

本次活动聚焦国家课程在县域高中、初中、小学的“最后一公里”实施问题,围绕“开齐、开足、开好”三大目标,通过实地调研、课堂观察、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龙门县国家课程实施的现状、亮点与困境。

11月7日,调研团队分成16个小组,深入龙门中学、沙迳中学、沙迳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学校层面访谈与座谈、课程资料查阅、课堂观察及师生问卷调查,全面收集一线数据。调研过程中,师生们认真记录、积极沟通,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调研能力。

11月8日上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上的思政课”——惠州“三所学校”国家课程落地实施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龙门县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中心主任张旭辉、副主任谢修桥及各学段教研负责人、部分学校教导主任及一线教师代表等嘉宾出席。论坛由王国莉主持。

论坛上,三位学生代表蓝雨晴、吴明玉、梁春晓分别就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调研发现进行分享,从课程开设、教学方式、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初步观察与思考。随后,圆桌论坛环节邀请一线教师围绕“国家课程刚性要求与学校实际的平衡”“音体美劳课程如何开好”“县中振兴政策下的选课走班与特色课程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观点碰撞不断。

论坛现场

自由交流环节后,罗传宝为六位优秀一线教师颁发校外指导教师授课证书,并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与地方应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家课程在乡村学校高质量落地,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活动合影

此次调研交流活动不仅为师范生提供了深入教育一线、理论联系实际的宝贵机会,也为后续形成调研报告、案例集锦及“一校一策”课程实施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发挥师范教育与科技服务双轮驱动优势,携手县域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百千万工程”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惠院力量”。

文:郑萍  审稿:罗传宝 谢志雄  审核:刘曼曼  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