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0日至13日,以安徽师范大学原校长王伦教授为组长的学前教育专业专家组、以南京师范大学叶忠教授为组长的英语专业专家组一行12人对我校学前教育、英语两个专业开展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
专家组现场考查见面会
11月11日上午,专家组现场考查见面会在行政楼202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评估机构代表、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领导、全体校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科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认证专业负责人、部分师范类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见面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主任戚务念主持。戚务念表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新时代师范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师范教育的要求,同时是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抓手。他希望学校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的工作基调,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配合专家组开展好考查的各项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姜琳代表省教育厅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她指出,惠州学院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三融合、四平台、五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师范类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覆盖,并精心打造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双进双培”模式,为东江流域的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师资。她表示,希望学校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坚定本科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推进学校教师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彭永宏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次师范类专业认证将有效提升我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学校各项教育事业发展。
王胜作《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报告
校长王胜作《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报告,他从师范类专业建设举措、建设成效、努力方向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他指出,学校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推动师范类专业综合改革;以“新师范”建设为契机,夯实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学生成长支持服务体系;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强化教师教育队伍建设。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师范类专业结构,深化数智赋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育硕士学位点内涵建设,拓展教师教育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特色发展、跨越提升。
叶忠主持见面会
会议第二阶段由英语专家组组长叶忠教授主持。他介绍了此次专业认证进校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他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供应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措施。他强调,要深刻把握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积极应对师范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他表示,专家组将按照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与学校各部门加强沟通交流,高质量完成现场考查工作。学前教育和英语专业负责人分别就自评报告进行补充说明,专家组就学校师范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工作等情况进行现场循证。
专家组集体考察
认证期间,专家组严格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围绕师范类专业认证“主线”和“底线”,集中考察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果与特色展和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并对标考查点,通过听课看课、考查走访、师生座谈、查阅文卷、深度访谈、沟通交流、集体评议等方式,对学前教育和英语两个师范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现场考查。
王伦主持反馈会
11月13日,专家组现场考查意见反馈会在旭日科技大楼A座201会议厅召开。专家组成员、评估机构代表、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科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前教育专家组组长王伦教授主持。
专家组学校反馈会现场
王伦、叶忠分别反馈了两组专家现场考查的整体情况。他们对学校及两个专业的成效和特色亮点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从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底线评价等方面全面反馈了两个专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专家组成员紧扣专业认证理念,逐一对认证专业进行反馈,两个专业的负责人分别作出表态发言。
彭永宏作表态发言
彭永宏作表态发言。他表示,专家组对我校学前教育、英语两个专业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把脉问诊”,所指出的问题精准到位,且富有建设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后续,学校将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总结学校在师范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好整改落实:一是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坚决办好学校师范类专业,三是持续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强化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
本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是我校教师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学校将继续抓紧抓实全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做到“四个回归”,努力探索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新举措,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