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5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良才在图书馆报告厅为2025级全体新生讲授题为“从2025年九三阅兵汲取奋进力量”的“思政第一课”。课程紧密围绕九三阅兵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以时代使命为立意,深度融合家国情怀、国家安全教育与专业发展路径,引导新生深刻感悟国家实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与专业自信,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郑良才讲授“思政第一课”
聚焦九三阅兵:感受国家力量,筑牢国家安全观
郑良才以2025年九三阅兵为切入点,通过展示阅兵式上DF-51、YJ-21高超音速导弹发射车、歼-20编队等新式武器装备的图片与视频资料,生动展现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他指出,此次阅兵出现了多个“第一次”,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这些“国之重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保障。他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而基础设施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新生们要深刻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专业学习应与国家安全需求紧密结合,时刻牢记“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郑良才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大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期望同学们铭记中国人民的民族牺牲,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深入解读了九三阅兵的时代意义。他表示,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宣示,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郑良才还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守护无形的思想疆域,鼓励大家作为中国公民和大学生,积极践行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与坚定“四个自信”。他鼓励新生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做自豪的中国人。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要以大国工匠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立足专业发展:明确使命担当,强化专业自信
最后,郑良才结合专业特点,详细分析了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他提到,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惠州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为本地建筑与土木工程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学院与中建钢构、中建科工、中建五局、深圳市特钢钢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和就业机会。“不要觉得这个专业‘土’,它其实是‘实’——踏实、务实、真实。’”郑书记幽默而坚定地说,“你们手中的笔,画的是蓝图,筑的是未来。只要肯钻研、敢创新,就一定能有所回报。”
思政课现场
现场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2025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李航在课后表示:“以前总觉得思政课离专业很远,但今天这堂课让我明白,国家安全就在我们身边,自我成长需要脚踏实地地积累,我对专业学习充满了信心!”这一堂“思政第一课”,既是一次思想洗礼,也是一场精神动员。它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历史坐标,唤醒青年对民族苦难的记忆与对和平的珍视;以国家安全为主线,强化青年的责任意识与底线思维;以专业自信为落点,激发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与底气。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正肩负起“筑梦中国”的光荣使命,他们将以钢筋混凝土构筑安全屏障,以智慧与匠心书写时代答卷,让青春在大学的生动实践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