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惠州学院以“双百行动”为契机,构建“四级联动”协同体系、打造“教研训”一体化平台、探索“职前职后相融”路径,加强县域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为帮扶地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助力帮扶地区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截至目前,累计帮扶123所中小学,培训教师近4865人次,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554名。
构建“四级联动”协同体系,凝聚教育发展势能
惠州学院与惠州市政府、惠州市教育局、惠东县签订合作协议,与123所中小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构建“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共创合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共建师资团队、共促教研协作、共研教育评价等方式,发挥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新获批教育硕士点,增强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实行“‘一校一策’精准对接+定期调研”工作机制,结合受援校需求制定差异化帮扶计划,建立校内外资源联动机制,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工作专班统筹+专家带队+青年博士组队”模式,全面服务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
打造“教研训”一体化平台,提升教师发展效能
惠州学院以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惠州市教育局共建)为基础,整合惠州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惠州学院区域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省级重点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惠州民盟教育研究院(民盟广东省委会参政议政调研基地)四大核心平台,联动14个学科联盟,打造“教研训”一体化平台,开展“高校—政府—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协同研究与成果培育工作,破解教师教研课题低效能的困境,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近年来,联合惠州市教育局开展近500项课题项目研究,多个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案例。

各学科联盟成立仪式现场
探索“职前职后相融”路径,激发教师培养动能
惠州学院首创“双进双培”模式,通过职后教师和师范生的双向进入、双向培养培训,使师范生培养紧密贴合基础教育一线需求,解决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割裂的问题;实施“一校一策”,培训168名基础教育“头雁”人才,并通过研修、跟岗实践、送教下乡、师范生顶岗支教、优秀教师驻地等方式,一体化推进帮扶地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发展,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推进“美育浸润”“体育浸润”行动计划,持续举办夏令营、美育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等,赋能帮扶学校美育体育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促进中小学校美育体育均衡发展。

我校基础教育帮扶队赴惠东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