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10月26日,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应邀在我校叶竹君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实践敏感’的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惠州学院政法学院主办、科学技术部协办,副校长魏晓慧主持。马凤芝系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兼任全国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专家等多项学术职务。讲座现场,惠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何资桥,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曾蔚阳、院长蒋炜、副院长周巍、王秋花,社会工作系全体师生,以及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部分师生共同参加。

活动现场
讲座中,马凤芝围绕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如何重新理解现代化、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等三大议题展开系统阐述。她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背景,梳理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国情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总结。

马凤芝教授在讲座中
在互动环节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踊跃提问,就“社会工作也属于迷思吗?”“应培养哪些能力以应对社会快速变化”等问题与马凤芝进行交流。马凤芝逐一回应,并指出,社会工作者应怀有对人民和事业的热爱,要注重提升沟通与领导能力,为同学们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

互动环节
讲座最后,周巍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马凤芝教授的主题分享深入浅出,对政法学院师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

活动合影
本场讲座内容翔实、思想深刻,不仅深化了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的认识,更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