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李浩教授团队在能源催化研究领域传来捷报——团队相关研究成果以“Boosting Hydrogen Production: Low-Cost CuO-ZnFe2O4 Catalyzes Rapid Ammonia Borane Methanolysi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为题,成功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知名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我校2022级应用化学专业江宇峰、江晓琪同学及2022级化学专业蔡欣芷同学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参与研究,惠州学院为唯一通讯单位,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李浩教授和冯裕发博士担任通讯作者。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5, in press, doi: 10.1016/j.jallcom.2025.185004.
期刊截图
此项研究工作得到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广东省高校重点领域专项、广东省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等省级项目的有力支持,是我校科研团队在能源催化领域深耕细作的重要成果。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其高效制备是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的核心瓶颈。李浩教授团队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性地设计并制备出低成本、高效率的CuO-ZnFe2O4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可见光照射下氨硼烷醇解制氢效率的显著提升。研究证实,该催化剂通过构建内置电场有效调控界面电荷分布,在温和条件下大幅提高了氢气的产率和释放速率,为开发低成本、高性能制氢催化剂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技术支撑,对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据悉,《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是材料科学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发行,主要刊发无机固体材料理化性质相关的原创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在材料科学、固体化学和物理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与影响力。该期刊当前为中国科学院材料科学大类二区期刊,最新影响因子达6.3,是材料领域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优质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江宇峰、江晓琪、蔡欣芷三位同学在李浩教授与冯裕发博士的悉心指导下,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潜心钻研,以精诚协作的科研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全程参与研究并成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这一成果不仅充分印证了我校本科生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集中彰显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创新素养培育与科研能力提升的显著成效,是我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