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地理与旅游学院17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79名学生在白旸、吴鹏豹、尹辉、董超阁4位博士的带领下,穿过河西走廊,翻越阿尔金山,登上了青藏高原。实习队伍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渡过黄河、穿越甘南后,实习路线与红军长征路线悄然进行一场跨世纪的重合。
合影
我校地理综合野外实习队伍追随红军的脚步,从日干乔草原湿地徒步攀登至海拔为3495米的山顶,来到了“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下。虽有部分师生有轻微高原反应,但任然坚持下来,无一人掉队。大家参观了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馆,教师与学生代表在纪念碑下、纪念馆里,对长征背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讲解。
经实地考察,师生们发现这里所谓的“草地”(松潘草原)其实是高原湿地,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沼泽地,下为泥质沼泽,上有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终成错觉。
据悉,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了漫漫泽国,红军破皮的伤口在泥水中浸泡极易感染、溃烂。沼泽地在山脚或者山谷中由于地形原因,时常起“雾”,这种“雾”实际是沼气,容易使人中毒。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鸟兽绝踪的大雪山与荒无人烟的水草地期间,行难、食难、御寒难、宿营难,非战斗减员至少在万人以上。据说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二怕下雨,沼泽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三怕过河,万一踏空,则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师生们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下合影留念,向着面前的茫茫草原湿地,无限感慨。
董超阁博士带领大学生党员们,面向党旗,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同学们纷纷表示,经过此次野外实习,加深了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感受到是先辈们的不畏苦难,用鲜血与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年代,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以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未来的人生道路上。
供稿:地理与旅游学院
审稿:林红 方咏诗 审核:林少章 签发:金伟